堕落即救赎:今年世界读书日我特别推荐给你的三本小册子

作者:秋凉 | 发布日期:
堕落即救赎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知识大门的钥匙;书,是人类飞翔的翅膀;书,是知识的海洋;书,是精神的食粮;书,是力量的源泉……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即使目不识丁的人也可以对书下一个绝对正确却毫无意义的定义。我想,对于世界读书日而言,最有意义的莫过于放下空话,去切切实实、认认真真地读书。因为,一旦沉浸入书籍的内页,你就会抛却那些空洞的陈词,重新启发思维的力量。读书,是语文老师给你留下的最为宝贵的财富。在今天这个世界读书日,不妨读读我为你介绍的这三本小册子——如果你无法买到,那么也可以在尘埃落定之后再去阅读,同样会给你带来不同的感触。

我称它们为小册子,是因为这些书既不像《战争与和平》那么平易近人却卷帙繁浩,也不像《我弥留之际》那样短小精悍却艰深难懂。它们兼具了两者的特点,既易于阅读,又不至因厚厚的页数让你望而生畏。毫无疑问,与这个特殊阶段相交织,有些书会引发一些歧义。但是,相信我,你从中看到的是社会的永恒背书——人性。关于奥威尔有大量的政治解读,然而如果你从人性的角度来探看,就能得出更深刻的结论。这就是为一定要在这里为你介绍《蝇王》的理由。

《我们》:标准化的桎梏

虽然扎米亚京的《我们》在前苏联被长期封禁,但是我个人觉得《我们》的政治隐喻并不像《1984》那么强烈,同时《我们》所产生的时代背景也与奥威尔撰写《1984》时有很大的不同。作为反乌托邦三部曲最早的一本,从《我们》所呈现的那个令人窒息的社会,我们也许更应该看到所谓的“完美”、所谓的“标准”对于人性本身的摧残与破坏。以此为哲学展开的惨无人道的事件充斥二十世纪,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是其巅峰,但绝不是其尾声。

《我们》所描绘的是一个劫后余生的世界。在世界大战之后,人口只剩下了十分之二。被一道绿墙所隔绝起来的大统一国里,人类的生活已经进入极度的标准化。每次翻看《我们》开头几篇对大统一国的描写,我头脑里都会联想到《银翼杀手》里那种压抑的末日氛围。但是生活在里面的人并不如此觉得。主人公D-507是一名工程师。在大统一国里,人没有名字,而代之以一定的编号。所有时间都严格按照时间节律表来开展。

D-507在日记中写道:“每天早晨,在同一时刻,我们几百万人像六轮机器一样准时地起床,如同一个人一般……我们恰似那有着一百万只手的一个人一样,在同一秒钟,我们将饭勺送进嘴里吃饭;在同一秒钟,我们走出门散步,我们一同进入讲演厅,又在同一时刻,我们上床睡觉”。即使这样,“我必须承认,时至今日,我们仍然没能找出关于幸福的精确答案。我们这统一的巨大机体,在一天之中有两次将被分解成无数个单独的小细胞。这两次便是所谓的私人时间,它们是16点至17点,21点至22点。在这些时候,你们会发现,有些人会将房间里的窗帘放下来,而有些人会选择在《进行曲》的旋律中走上街头散步;还有些人会像我一样,坐在书桌前忙事情。但是我相信,让那些人叫我理想主义者好了,或者幻想家我也不介意。那一天早晚会来临,等到那时候,一天中全部的86400秒全都被守时戒律表所统治”。

在大统一国,人们没有隐私。所有的建筑都是由巨大而明亮的玻璃构筑的,“我们只有在性活动日才被允许拉窗帘。其余的时间,我们都生活在跟空气一样透明的玻璃房中,因此,我们的一切活动全部是公开的,任何人都能够看到。因为,所有人都是坦诚相见的,并没有什么秘密可隐藏”。当然,性生活也是受控的,并且为此制定了极具可操作性的实施办法:“首先号码们必须要到性管理局的化验室进行仔细而全面的检查,准确测算出血液中性荷尔蒙的含量,依据此给你制订出相应的性活动日期表。然后,就可以提出申请,自愿与某个或者某些号码产生性行为,然后,你便得到了一个粉红票子的小本子。至此,一切就办妥了。”于是,在小说中,D-507一开始领取了O-90的票子。而在后面R-13领取了O-90票子的那天,他们三人还在R-13的公寓里一起讨论复杂的工作,然后D-507为了给他们留出30分钟的性生活时间,在16:25离开了R-13的公寓。他走在街头,“再回头看那幢玻璃大楼,很多灰蓝色窗子被窗帘遮上了。那是美妙的泰勒式幸福。我找到了R-13家所在的小方格,窗帘也已经放下了”。

与全知全能的造福主相比,《我们》平直的语言中更具冲击力的是描绘出一个个性消亡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通过对性的操作解构了家庭这一稳定人类社会的最核心要素,通过对隐私的剥夺瓦解了人类最本质的心理需求,通过对时间的规划使人彻底沦为如同机器一般的生物。这才是最令人窒息的未来。然而,在差不多100年后,你很难说扎米亚京所描述的未来一定不可能实现。我在之前写过《触网十年的十字路口》系列随笔(这个系列还没有写完),其很重要的出发点是互联网十年的发展让我看到了许多人性泯灭的源泉。隐私,已经变得日益是稀缺品,而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当一个人透明的那天,也就是他死亡的一刻。“必须要到性管理局的化验室进行仔细而全面的检查,准确测算出血液中性荷尔蒙的含量,依据此给你制订出相应的性活动日期表”,这一描述也许现在看起来可笑,然而我们已经在迈向这样的现实。在怀孕前进行一次全基因测试,尽可能通过试管婴儿技术筛选掉有问题的基因,我们已经一只脚跨进门槛却还不自知啊!我作为一个长期从事医学遗传学临床与研究的医生,日益意识到基因技术在造福人类的背后,也存在惊人的破坏力,这种破坏力甚至可能摧毁我们的社会。

标准化,本身是为了高效;但是,当标准化被扩大,就会变成灾难。我作为一个坚定的反标准化的人,希望基于人性本能的自由以及非标准化所带来的复杂但是美好的社会不要在我们这一代消失,这是我在有了女儿以后更为深刻的感触。因此,《我们》是一本值得你认真阅读的小册子。扎米亚京在书中无数的反讽,也许能够在这个嘈杂的媒体世界里给你带来别样的清醒。

扎米亚京:我们

《1984》:碾压一切的恐怖

与《我们》相比,《1984》显然带有更深的政治隐喻,因此也显得更为敏感一些。这毫无疑问和乔治·奥威尔的成长经历以及本书写作时的国际政治局势相关。然而,与其说奥威尔对极权统治深恶痛绝,不如说奥威尔其实对于政治的把戏都抱有强烈的恶感,这从《动物农场》中可见一斑。因此,才会有文中无数对于政治的调侃。比如,在谈到“双重思想”时,书中写道,“例如,在目前,即一九八四年(如果是一九八四年的话),大洋国在同欧亚国打仗而与东亚国结盟。但是不论在公开的或私下的谈话中都没有承认过这三大国曾经有过不同的结盟关系。事实上,温斯顿也很清楚,就在四年之前,大洋国就同东亚国打过仗,而同欧亚国结过盟。但是这不过是他由于记忆控制不严而偶然保留下来的一鳞半爪的知识而已。从官方来说,盟友关系从来没有发生过转变。既然大洋国在同欧亚国打仗,它就是一直在同欧亚国打仗。当前的敌人总是代表着绝对邪恶的势力,因此不论是过去或者未来,都不会同它有什么一致的可能”。这种政治调侃,并不局限于某个特别国家的特别政府,应该说是广泛适用于政治描述的。

但是,抽离《1984》的政治隐喻,你会发现奥威尔所描写的世界与扎米亚京类似,其核心都是反人性的标准化社会。不同的是,在《我们》中,你更像是以俯视镜头的角度以局外人的身份去俯瞰这个全部由玻璃筑造的世界;而在《1984》中,你则得以伴随温斯顿以主角的视角纵深到世界的核心。因此,前者的恐怖在于你得以看到这个世界的全局,而后者的恐怖则在于那种内心的恐惧与代入感。这也就是《1984》在文学成就上高于《我们》的关键原因之一。在《我们》中,你面对一个四壁完全透明的房间兴许会感到荒唐;但是,在《1984》中,面对老大哥的电幕,你会感到一种发自内心的恐惧。

与《我们》中D-507自始至终都处于一种在我看来懵懂的状态不同,温斯顿从一开始就隐隐感到某种不对。所以最开始,温斯顿撰写日记的时候就采用背对电幕的方式。“温斯顿继续背对着电幕。这样看起来安全些;但是他也很明白,甚至背部有时也会暴露问题的。”温斯顿心中的这种萌芽,随着小说的进展,不断被裘丽娅激发,让他追随裘丽娅一起去寻找一个“旧世界”。当然,小说的结局与《我们》异曲同工:温斯顿和D-507一样被摧毁了,虽然方式不同,但是殊途同归。

如果说《我们》的背景更多植根于一次企图打破绿墙的革命,那么《1984》所描绘的则是在窒息的泥潭中此起彼伏的追寻幸福与自由的气泡。这是一种在令人窒息的气氛中与无处不在的监察中所发生的对于爱情和幸福的倔强的萌芽。《1984》最为令人难忘的一点在于,奥威尔没有给这株萌芽提供任何生存的机会,也完全没有暗示这株萌芽在未来会长成参天大树。奥威尔展现了恐怖机构强大而摧毁一切的力量,那种无坚不摧的、无可抗拒的实力。这也许是很多看完《1984》的读者会发自内心颤抖的原因。当你读完全书,似乎在无所不能的老大哥视线下,温斯顿和裘丽娅的一切追逐都仿似儿童的胡闹一般无聊;当然,正因如此,你能够产生如同奥威尔一样对于极权高压的憎恨,从而产生与作者相同的共鸣。

无论《我们》还是《1984》,所描写的都是一个既成的世界,以及在这个世界中弱小的抗争。但是,扎米亚京和奥威尔都没有涉及这个世界的源起。即若将其归结为极权统治,那么极权统治的土壤以及社会归服的原因,也并为触及。而这一问题,我认为戈尔丁给出了极好的回答。这就是我把这三本小册子联袂在读书日推荐给你的原因。

乔治·奥威尔:1984

《蝇王》:内心的野兽

我最早了解《蝇王》是偶尔在电视里看到播放的《蝇王》电影。电影中,西蒙在一个狂风暴雨的夜晚,在那个叮满苍蝇的猪头的图腾之下,在摧人心魄的隆隆鼓声中,在一片疯狂而热血的氛围中被杀死。那段镜头令我印象深刻,而这也是全片的高潮。在看完电影以后,我就买了戈尔丁这本里程碑式的小说。

《蝇王》描写的是在未来一次核战争中,一架载着一群避难小孩的飞机在一座孤岛上失事,于是创造了一个在孤岛上由孩子们所组成的社会。戈尔丁在《蝇王》中细致考察了这个社会的变迁,最终给予了我们一个悲伤的结论。我在最初看电影和书的时候,并不理解猪头图腾的意义,以及孩子们心中对野兽的那种恐惧来源。然而,在反复阅读以后,我开始逐渐理解。古人对巫觋占卜的虔诚,对祭祀的忠诚,对图腾的崇敬,都可以从中窥见一斑。或者说,人类文明发展数千年,潜藏在人性深处的底流并没有改变。

也许我们始终相信文明会驱逐野蛮,在二十世纪的血雨腥风之后,人类终于会走向更文明、更理性的未来。但是,大半个世纪之前,就在二战刚刚结束那会儿,戈尔丁爵士已经用一篇寓言小说预示了这一想法的一厢情愿。而他对人性之恶的非凡洞见,在此后的几十年里被反复证明。二十世纪后半叶,那些激发人性恶之花从而带来生灵涂炭的恶性事件,依然历历在目。在《蝇王》中,文明的一方节节败退,而扮演先知角色的西蒙,就如人类历史上无数最早认知并揭示真相的预言家一样,只能以身殉道。这事实上是一再揭示的历史现实,迥异于某些形而上的道理:掌握真理的一方往往是失败者;正义,在历史上的多数时候是缺席的

是什么造成这一怪异而又真实的情况?归因于统治者并不彻底,因为统治者也是在历史中得以选择的。戈尔丁在《蝇王》中深刻揭示了人性深处的恶之花,这就是以拉尔夫为代表的文明社团在与以杰克为代表的野蛮社团抗争中节节败退的原因,而自诩文明的拉尔夫甚至成为了杀害西蒙的帮凶,这说明人性之恶无处不在。而从某种角度来看,我也愿意把拉尔夫和杰克理解为人性的两面,即所有的社会事件最终都是在人性的争执中被推动往前的。而悲观地来说,《我们》和《1984》中的终极描述,则是这一社会进程的最终形态

威廉·戈尔丁:蝇王

堕落即救赎

人性是无比复杂的。人性中潜藏着极大的恶,正因为如此,我们需要读书,需要那些先哲的启发,以时刻警惕我们去抑制人性中的恶。当恶之花萌发的时候,如果没有用以纠正的社会机制,最终必然经由《蝇王》的混乱而至大统一国的统一,而那,绝不是我们所期望的统一。因为那是泯灭人性的未来社会。

“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这是《1984》中脍炙人口的三句新话。在这里,我想加上一句话:堕落即救赎。不错,人性中充满着恶,所以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永远不可能完美,永远不可能没有问题,每个人永远都有不同的想法,每个人也永远都有不同的人生观。观念永远会碰撞,争执永不停歇。但是,请善待这一混乱。因为多样化和复杂化才是真实的人类社会,而我们的社会机制应该是在保证多样化的基础上,去尽可能避免人性之恶带来无可挽回的危害!

允许人性堕落,那就是我们对全社会的救赎!而当你要求一个统一划一、绝对纯净、永不堕落的社会的时候,我们已经一脚迈进了D-507和温斯顿所生活的悲惨的未来!

堕落即救赎1堕落即救赎2堕落即救赎3

世界读书日,让我们从这些名著中汲取智慧的营养,真正让书籍成为人类进步的阶梯,成为人类力量的源泉!